振動式超微粉碎機的結構原理是什么?
瀏覽次數:92更新時間:2025-08-25
振動式超微粉碎機的結構原理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部分:
1、振動源與激振系統
設備通過振動電機或偏心軸激振器產生高頻振動能量,帶動裝有研磨介質(如鋼球、陶瓷球)的粉碎腔體做周期性振動。激振器通常由偏心軸和配重塊組成,通過旋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驅動整體系統振動。
2、粉碎腔與研磨介質
圓柱形粉碎腔內填充研磨介質與待處理物料,腔體通過彈簧或彈性支撐裝置與基座連接。振動時,研磨介質與物料之間發生高頻沖擊、摩擦和剪切作用,實現超微粉碎。
3、能量傳遞與粉碎機制
振動能量通過介質傳遞至物料,在自轉、拋動和相互碰撞的綜合作用下,物料被反復沖擊、研磨。高頻振動(通常達每分鐘數千次)可顯著提升粉碎效率,同時避免局部過熱,適合熱敏性物料的處理。
4、分級與收集系統(部分機型)
部分振動式超微粉碎機集成氣流分級裝置,通過負壓氣流將細粉分離,粗顆粒返回繼續粉碎,實現粒度控制。分級輪或濾網系統確保成品顆粒分布均勻。
該結構設計兼具高效能與低能耗特點,適用于化工、制藥、食品等領域的超微粉體加工。
